來源: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6 年 06 月 13 日 瀏覽次數:1251 作者:李書林
生產過程中事故隱患主要來源于“人—機—環境”三個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為、機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條件。后兩者都相對穩定或有規律可循,而前者卻是最不穩定、最不易把控的因素。美國的海因里希認為:工業傷害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是具有一定因果關系的事件的連鎖,即人員傷亡的發生是事故的結果,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而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由于人的缺點造成的,人的缺點是由于不良環境誘發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造成的。說明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刂迫说牟话踩袨槭穷A防傷亡事故的關鍵。據統計,人為失誤導致的傷亡事故占傷亡事故總數的70%~90%。傳統的安全管理側重于物的研究,對人的不安全行為重視程度不夠。實際上,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提高人的可靠性,可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的頻率。所以,安全管理,重在“盯人”,盯住“不安定分子”,盯住安全意識差的人,盯住經常違規的人,盯住“出過事”的人,盯住他們的思想動態和不安全行為,并及時采取措施。下面分析一下產生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原因及對策。
一、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的概念
國家標準、企業員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中定義的不安全行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一般來講,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指那些曾經引起過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為,它們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從人的心理狀態出發,人的不安全行為分為有意和無意兩大類。
(1)有意的不安全行為是指有目的、有意圖、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為,是故意的違章行為,如酒后上崗,酒后駕車等。這些不安全行為盡管表現形式不同,卻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冒險。進一步思考可見,之所以冒險,是為了實現某種不適當的需要,抱此心理的人為了獲得利益而甘愿冒受到傷害的風險。由于對危險發生的可能性估計不當,心存僥幸,在避免風險和獲得利益之間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2)無意的不安全行為是指非故意的或無意識的不安全行為。人們一旦認識到了,就會及時地糾正。這類錯誤的表現比較多,概括起來大致有幾方面:外部信息有誤或人沒有感知到外部信息的刺激,如沒有注意到異常情況的發生;人體的生理機能有缺陷,如聽力較差,色盲等;因知識和經驗缺乏而造成判斷失誤,如從業時間短,處理異常情況不當;因操作技能欠缺而造成失誤,如沒有經過專業訓練而上崗工作;大腦意識水平低下,不能滿足工作需求,如疲勞作業等。這些因素可能單獨導致不安全行為,也可能共同作用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發生。不管是有意的不安全行為還是無意的不安全行為,都可能帶來極大的危害。
二、不安全行為的分類
為準確找出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對策,防止不安全行為的產生和發展,就必須對不安全行為進行分類。其實,對不安全行為進行分類的方法很多,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按照人的不安全行為的表現形式,參照國標GB6441-86附錄中將不安全行為劃分為13種,分別是:
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3、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件(指工具切屑、生產用品等)存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臺、護欄、吊車吊鉤下);
8、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9、機器運轉時加油、維修、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11、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或場合中,忽視其使用;
12、不安全裝束;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處理錯誤。
(二)、按其行為后果又可分為:
1、引發事故的不安全行為。
2、擴大事故損失的不安全行為。
3、沒有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為。
三、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
(一)、虛假安全“爬樹高手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就是一種“虛假安全”。 爬樹高手看著徒弟在樹的高處工作,什么也沒有說,當徒弟干完活從樹上下來,下到一半時,他才提醒徒弟:“小心掉下來,慢慢的下。”徒弟不解地問“為什么我在高處時您不提醒我,而是在我下到一半時您才提醒呢?”爬樹高手回答說:“在高處時你知道危險,會十分的注意安全。到低處時你認為沒事了,就放松警惕,這時是最危險的,所以才提醒你。”這個故事講得就是“虛假安全”。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現象:一個人在高度緊張過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的心里就會產生“幾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傾向”。二次大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在戰爭中失事的戰斗機和奪走飛行員生命最多的不是敵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風暴雨,更不是在緊急撤退時,而是在完成任務凱旋歸來,即將著陸的幾分鐘里飛行員操作失誤造成的??梢娞摷侔踩珟淼暮蠊欠浅乐氐?。特別是在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虛假安全”狀態,我們要時刻警惕虛假安全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二)態度不夠端正,忽視安全、采取冒險行動行為
人具備應有的安全知識、安全技能,也明知其行為的危險性。但是,由于行為人過分追求行為后果或高估了自己的行為能力,從而忽視安全,冒險行動。表現心理特征:
1、僥幸的心理:一是經驗錯誤。例如某項違章作業從來未發生事故或多年未發生事故,人的心里危險意識就會弱化,進而導致錯誤的認識,認為違章未必就會發生事故。二是認識上的錯誤,認為事故不是經常發生的,發生了也不一定會造成傷害,久而久之,人們形成了作業習慣,這樣必然會導致事故的發生。
2、冒險的心態:一是喜歡逞能、爭強好勝。二是人們有違章行為但是沒有造成事故的經歷。三是急于求成,不按規程作業,導致事故的發生。
3、麻痹的心理:一是習以為常,覺得此項工作經常做,不存在什么危險。二是此項工作已做過多次,滿不在乎。三是未發現異?,F象,照常操作。四是責任心不強,得過且過。用習慣性方式作業,放松了對危險因素的重視,進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例如:違規一人點、巡檢的現象,檢查不認真、走馬觀花;夜班睡崗、夜班值班人員檢查不到位等。
4、圖省事、走捷徑:把應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安全措施、安全設備當作其實現目標的障礙。例如:不戴安全帽,戴帽不系帽帶,高空作業不系安全繩、省時間擅闖危險區域,闖鐵道口等。
5、逆反心里:行為人不接受別人正確的、善意的規勸和批評,堅持其錯誤行為。例如:讓他按操作規程操作,他偏不按操作規程操作;要求他在不了解機器、設備性能及注意事項的情況下不要動手,他卻好奇心驅使偏要去動去摸等。
(三)安全意識淡薄,習慣性違章頻繁。員工安全意識差,對危險地認識不足,頻繁出現習慣性違章。主要表現有勞保穿戴不合規范,工具隨手放置,在禁火區內吸煙,檢修斷電后未掛牌,作業后不清理現場等。例如在某企業員工在清理皮帶時未停機被絞入皮帶造成重傷。
(四)人、機界面缺陷。人的絕大部分作業行為是通過設施、設備、工器具來完成的。如果行為人所接受的設施、設備或使用的工器具有缺陷,就會使人的行為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為了達到目的,就會采取不規范的動作,進而導致了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五)工作程序不當,監督不力。管理人員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法治觀念欠缺、安全技術素質低,本身看不出問題所在,找不到安全管理的切入點。造成安全現場管理不嚴格、不到位。
(六)行為人的生理和心理有缺陷。每一項作業對行為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這些要求就會造成行為人的判斷失誤和動作失誤。如果行為人的體能、體形不符合要求,視力、聽力有缺陷,反應遲鈍,高血壓、心臟病、孕婦等生理缺陷或過度疲勞,情緒恐慌、焦慮等不穩定心理狀態,都會產生不安全行為。例如:一些企業一線部分女工懷孕月份長仍在工作,特別是單人單崗,點、巡檢時很容易發生事故。
(七)作業環境不良。生產作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人的作業行為。
1、狹窄的空間難以使人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安全作業;
2、高溫會使人產生疲勞,引起行動遲緩、作業失誤;
3、噪聲使人的聽力降低,令人煩躁無法安心工作;
4、照明不足使人視覺疲勞,容易接受錯誤信息;
5、有毒、有害氣體會使人因中毒而動作失調等。
作業環境惡劣既增加了人的勞動強度,使人產生疲勞,又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自我保護意識差。因此,作業環境不良也是產生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
(八)培訓教育不到位,安全技能低下。一是由于行為人沒有進行必要的安全培訓教育(三、四級培訓教育),使行為人缺乏必備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不懂操作規程、不具備安全行為的能力;作業時處于盲目狀態,必然出現違規違章狀態。二是培訓的頻次不足,形式內容單一、匱乏。如:個別企業存在的部分員工不識字,不懂、不會操作規程,全憑經驗作業。
四、消除不安全行為的對策與方法
大量的數據資料表明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夠控制不安全行為的發生,減少其數量,必然會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對安全工作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對策。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要消除不安全行為,必須從人自身出發,從以下3方面著手,從根源上消除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可能性。
1、人的安全化。合理調節人的心理及生理功能,諸如情緒、人體生物鐘等;強化人的安全意識;提高人的安全技能;
2、管理的安全化。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建立可操作性強的安全制度;執行嚴格的工作現場檢查;適當運用激勵和懲罰手段;創建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圍。
3、工作的安全化。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有效控制危險源,避免低水平、無意義的安全防護。
(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方法
1、提高人的知識水平。科學知識是人從事生產活動的基礎,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根本就不能參與高水平的生產活動,安全意識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提高人的知識水平是減少不安全行為最基礎的內容。企業提高員工綜合知識素質是提高企業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途經之一。
2、有效的安全培訓與教育。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安全操作規程及班組建設,強化對員工的培訓、教育,真正做到區別對待、有的放矢。對新入廠員工或復工轉崗員工在上崗前要進行應知、應會和安全操作知識的培訓和教育;對特種作業人員要經過培訓、教育、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證上崗,對無證的或有證失效的,不允許從事崗位工作;對熟練工重點加強安全操作規程的教育、培訓,因勢利導,堅決杜絕習慣性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充分利用電視、公司報、板報、標語、幸福園地、宣傳掛圖、視頻光盤、圖書等各種手段,采取多種形式對員工進行經常性教育。同時采取組織員工培訓,培訓后考試,考試成績與本人的工資掛鉤,考試或補考不及格的員工下調工資,并調離崗位重新培訓上崗等一系列辦法,做到安全工作不手軟。對員工安全教育應區分安全心理、態度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培訓(可結合實際)和安全應急能力培訓等。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培訓、教育,使每位員工知道不能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在突發意外時如何自救?要采取什么措施等?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培養人的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從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
3、利用行政手段根據人的狀態合理調整工作。由于人的生理狀況和個性不同,每個人能夠適應的工作內容與工作環境也不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應高度重視這一點,合理運用行政手段安排不同類型的人從事不同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注重觀察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變化,必要時做出合理的調整,避免因人的狀態不佳發生意外。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障。所謂健全的管理制度必須是合法合理的,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引導人自覺的遵守制度;另一方面,對于違反制度的行為必須嚴厲處罰,獎懲分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創造良好的現場工作環境。良好的現場工作環境可以使人主動避免僥幸心理。在很多場合,人在僥幸心理的作用下選擇捷徑,但是深入思考即可發現,這往往是因為現場的防護措施過于復雜、使用時令人感到不便或厭煩而造成的。創造一個良好的現場工作環境則可以幫助人們解決這類問題,同時還可以令人感到心情舒暢;緩解工作壓力,提高人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6、強化檢查,監督是有力保證。制度好定,落實難。各項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都是血的教訓換來的,遵章守紀是人的自覺行為,不是靠別人的督促。但是,由于各個企業每位員工素質和安全意識的差異,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生產作業中,有些員工不能自覺地去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因此,加強對人的作業行為的檢查和監督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是安全管理人員應對員工實施作業的現場進行檢查和監督,其次是員工之間建立的互保聯保,發現不安全行為要及時糾正和制止。同時,學習“白國周”同志的經驗,及時了解和掌握員工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發現人員異常時采取措施,對技術含量低的高危崗位年齡大的、不識字的予以辭退,患病的、女工懷孕月份長的強制離崗休假。另外,加大“三違”檢查的考核力度,直至解除勞動合同,以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用強制手段培養員工自覺遵守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習慣。
7、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是根本。安全文化是安全行為規范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是一個無形的磁場。它規范制約著人對安全的態度和采取的行為方式,任何人的行為都要受到制約、受到左右,他能時刻提示和驅使行為人自覺地抵制違規、違章、蠻干行為。解析公司安全文化現象的底蘊和深層次因由,分析現有文化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和作用;分析公司安全文化建設狀況和特點;分析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好的管理經驗;分析各級管理層和員工現階段思想行為、安全意識、存在的問題及優良的安全文化傳統;明確企業自身安全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在現有安全文化的基礎上,提煉公司優秀的安全文化成分,提升與企業自身發展和要求相適應的安全理念與行為,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企業自身的安全文化系統。可以編制《安全文化手冊》其主要內容包括:觀念篇、制度篇、行為篇等。并利用一切有效的視覺符號營造企業安全環境氛圍,形成統一的安全視覺效果和本企業特點的安全文化形象、品牌、標示等。安全文化磁場越強大,對人的約束力越強,安全越有保障。因此,建設企業自身安全文化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根本途徑。
上述的幾種方法是相輔相成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共同運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一下子立竿見影是很不容易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全體工作人員長期共同的努力才能做到。
總之,控制人的安全行為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盯緊自己的員工,努力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的自覺性;同時,還要盯緊“外來”人員,有效防控由其帶來的不安定因素,最終有效地管控人的不安全行為,從而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實現企業的平穩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