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崗位能手交流發(fā)言材料
來源:園林綠化工程分公司 發(fā)布時間:2018 年 05 月 04 日 瀏覽次數:1838 作者:曾文杰
大家好!我是來自博遠置業(yè)園林綠化工程分公司的曾文杰,入職已有8個年頭,從他鄉(xiāng)異客到落地生根,感恩集團公司豐潤的沃土。從職場小白到分公司業(yè)務骨干,感恩博遠“忠誠、擔當、成長、共享”的企業(yè)文化熏陶。今天非常榮幸在這里和大家進行交流,我發(fā)言的主題是“歲月如常踐行忠誠擔當”。
一、勤學苦練,鍛造專業(yè)本領
我就職的園林綠化工程分公司業(yè)務涵蓋綠化工程、水土保持咨詢兩個板塊,工作伊始,就致力于業(yè)務技能學習。
園林綠化業(yè)務學習側重在工程管理、預算及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工地施工一線千差萬別,唯獨的共性都是工期緊。在5+2+白加黑的工作條件下,我注重細心收集、問題分析、總結經驗,向同事學、向實踐學、向書本學,經過兩年碎片化時間的學習積累,順利取得了市政工程二級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具備了擔任項目經理的條件。
水土保持咨詢行業(yè),讓我一入職就開始了跨行工作,好在有誨人不倦的老大哥,從入職前4個月實習期的言傳身教,通讀國標、規(guī)范找到了入行的鑰匙;到入職后三個月連續(xù)90個夜晚的以干代學,一張張cad圖紙、一頁頁報告書撰寫、一個個監(jiān)測點數據采集開始,從無到有、從一竅不通到行家里手,具備了立足崗位的基礎本領。
二、主動作為,勇于擔當
2010年12月,汾河景區(qū)南延十二標景觀綠化工程,打響了公司山西市場開拓的第一槍,我擔當施工員,由于工期緊、任務重,加上異地做工程,遇到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工程位于汾河景區(qū)內,太原濱河東西路白天不讓土方車進入市區(qū),種植土回填我們只能晚上通宵作業(yè),由于管理人手緊張,白天得繼續(xù)安排人員、機械施工,同時管控現場的安全,壓力很大。冬季的汾河寒風凜冽,風沙大,吃飯經常吃到沙子,水土不服,生活不習慣,冬天天寒地凍,電熱毯、小太陽取暖器一夜到明,被窩都還睡不暖。2013年9月,長治208國道增綠提質項目,40天工期工作任務是栽植喬木3000多株、灌木50000余株,平均每天要栽植1000余株樹,按照分工我負責現場苗木的栽植。40天每天5點到深夜,和100多名工人勞作在5km的戰(zhàn)線上,40天從未間斷過。當工程完工的時候我記得非常清楚,農歷8月15中秋節(jié)的前一天我們項目部所有同事都加班到凌晨5點鐘,中秋節(jié)我們誰都沒有去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而是在租的平房里睡了整整一天,待晚上月上眉梢,我們才起來一同歡慶工程順利完工。2014年~2015年,開始擔任項目經理,進入獨立開展工作的新角色,也才體會到工程干起來辛苦,回收工程款卻更加的艱難,不僅僅體現在工程的過程管理、預算決算書的技術含量,更是對人心態(tài)的考驗。
2016年,隨著分公司業(yè)務的拓展和需求,我們又背上行囊,一路西行,經成都南下進入涼山彝族自治州,開始了為期九年的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水土保持駐點監(jiān)測工作。白鶴灘是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我們所住的地方海拔620m,布設最遠的監(jiān)測點位海拔1700m,距項目部25公里,每次去現場取樣都要騎著摩托車穿梭4條隧道、一條施工便橋。暴雨過后,為了及時采集到徑流小區(qū)取樣數據,天剛亮,我們就“全副武裝”,帶上取樣設備和干糧,到金沙江兩岸山頭分布的各個點位取樣。道路泥濘的地方我們只有徒步前行。相繼,玉磨鐵路、鄭萬高鐵、中俄原油二線、渭武高速、棗潛高速、沙公高速等大型項目的承接,我和6位青年一起協同作戰(zhàn),堅守金沙江畔、磨憨口岸、漠北邊關,與江水為伴、與彩云同行、與風雪共舞,在增加工作量不增加人員的情況下保障了項目順利的運行。
8年來,我累計參與綠化工程項目18個、編報水土保持方案15個、長輸管道施工圖繪制3500余張、線型工程監(jiān)測長度2800km,持續(xù)在施工一線吹響青年先鋒號。
三、責任在肩,歲月如常
有很多人就問我們,你們每天起早貪黑、常駐外地,你們咋扛住的,家里咋辦呢?我們笑一笑,人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選擇的行業(yè)需要我們比別人多一點平凡、多一份堅守。不知道大家對責任一詞是怎么看待的,我的認識就是主人翁意識。真正把公司的事情當成是自己的事情,干起來也才能由衷而發(fā)。晝無為,夜難寐,看著驕陽似火下樹木的渴求,怎能不連夜抗旱澆水;面對工期的日益臨近,怎能不快馬加鞭;面對一件件急難險重任務,青年黨員怎么不沖鋒在前。選擇了工程,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遠離都市的繁華、城市的喧囂,沉淀下青春成長的氣息。
《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從來不撒尖兒,他不僅一直在一線指揮,還一直在一線勞動,鏟土、打夯、搬大石頭砌堤圍,這些事情他都和村里人一起并肩戰(zhàn)斗”,新的一年、新的挑戰(zhàn)、新的征程,我從梁家河村民深情回憶中也找到新的動力。
奮斗所到處,青春恰自來。篳路藍縷、揮汗如雨的奮斗大軍不能少了我們青年的身影,我們只需做其中最平凡的一個,從歲月如常起,以青春的無悔踐行對黨的忠誠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