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態建設管理分公司 發布時間:2025 年 04 月 02 日 瀏覽次數:163 作者:丁濤
三四月的丹江口大壩景區,垂絲海棠低垂粉蕊,早櫻如雪壓枝頭,紫荊花在春風里綻開絳紫色花簇。十余種花木在博遠置業公司的精心養護下漸次綻放,為水利樞紐工程披上錦繡春衫。
清晨七點,生態建設管理分公司養護班長董正梅已經開始忙碌的工作。她翻開垂絲海棠的枝條查看:"二月倒春寒前,我們連夜給新栽苗木噴了防凍液。"淡粉花瓣上還凝著晨露,數月前的應急措施換來如今滿樹繁花。
右岸步道旁的櫻花林正吐露芬芳,去年夏天的暴雨曾讓這里積水深達0.6米。"我們架著水泵不分晝夜連續排水。"技術員王勇指著樹干上的水漬痕跡回憶去年的緊張補救場景。如今花枝舒展,游人在飄落的花瓣雨中拍照,無人機鏡頭里,粉色花海與綠色壩體構成獨特景致。
左岸游客換乘中心前的紫荊花與紅檵木是養護難點。移栽時部分苗木出現黃葉,團隊采用早晚微量噴灌法,配合生根劑澆灌,終于讓這些"病號"在今年開出滿樹繁花。"看著花骨朵一天天鼓起來,比什么都高興。"負責該區域的李師傅充滿自得。
為減少對游客的影響,養護工作多在早晚進行。晨光里,工人修剪過密的枝條;暮色中,背式打草機在壩坡嗡嗡作響。壩區養護日志本上,詳細記載著每片苗木的長勢和每天工作完成情況:"2024年12月7日防凍涂白860株;2025年3月2日雨天追施復合肥3包及尿素1包。"
夕陽西下,董正梅還在檢查晚櫻的生長情況。不遠處的工具房里,幾雙沾著泥漿的工靴整齊擺放,旁邊堆著剛領回來的有機肥。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顯示,大壩兩岸的花木帶已形成連續生態廊道,當最后一班觀光車碾過滿地花蕊,遠處壩坡上還有橙黃色工作服在閃爍,那些沾著草屑的工作服、磨出老繭的雙手和寫滿數據的養護日志,正在續寫著這座水利工程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故事,養護團隊用實實在在的汗水,在大壩景區培育出了這片綿延的春天。